控煙豈能與久坐、食肥叉燒類比! 文:文武

政府推出「控煙十招」,進一步縮緊控煙措施,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前日(13日)在立法會上提出異議,認為控煙力度過大,會增加個人與社會利益之間的張力,質疑是否對個人有害就要控制,直言「坐一整天也有害,是不是不能坐一整天呢?」又質疑控煙有助減輕公共衞生成本之說,反問「如果我們真的要控制公共成本,不如禁糖、禁肥胖、禁酒、禁食鵝肝、禁肥叉燒好嗎?」

江玉歡之言,似是而非,有商榷餘地。世界萬事萬物,對人而言,都會有正反兩方面,甚至多方面的影響,比如久坐、吃糖、吃肥叉燒等等江玉歡提出的例子,對人體有益無害,但坐得過久而缺運動就會有負面作用,糖和肥叉燒等等也如此,吃一點無妨,吃過量了就不好,但怎麼才算過量,則又因人而異,如果要從增益健康的角度,最恰當的做法,就是多做宣傳,讓大多數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,作出選擇,而非拿來與控煙作類比。

雖然也有一些科學家從煙草中,也能找出一點點可以用作藥物的東西,但總體而言,吸煙對人體都不會有甚麼益處,人們把吸煙歸入有百害而無一利,大致上是不錯的。既然吸煙有百害而無一利,那麼控煙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,政府推行控煙政策,是有充足的理據的。江議員一定要把吸煙與久坐、吃糖、吃肥叉燒作對比,阻礙政府推行控煙政策,這實在是強詞奪理,有點胡攪蠻纏的味道。

有一些人把控煙與否,提高到維護個人自由的角度,認為即使吸煙對自己身體有害,但吸煙與不吸煙仍應由煙民自己作選擇,而非由政府控煙加以限制。這的看法同樣錯誤。吸煙之危害,不僅是對吸煙者自己的身體造成損害,還因吸煙者所產生的煙霧,對周邊人的健康產生傷害,也正因為此,吸煙與否已超出個人自由的範籌,須兼顧會否傷及他人的問題,從這一角度看,政府控煙是完全必要的措施。

世界上大多數現代國家和地區,都有不同程度的控煙政策,而且,控煙的措施越來越趨於嚴厲,這是在科學研究和各國各地政府實際運作中,不斷權衡利弊、總結經驗,得出的結果。從控煙的實際效果看,總體上對社會是多益而少害,不論是從促進市民健康的角度,還是從合理應用公共資源的角度看,都有控煙的必要。

至於說控煙政策給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,可能就是減少煙草商利潤,以及會令售賣相關產品及服務的商人遭受一點損失,連帶會影響一小部分人的就業。但這些負面影響,在整體公共利益面前,無足輕重。而且,政府也有辦法可以作出補救,減輕相關影響,比如,在一定的條件下可以支援商家轉型,支持相關的從業員轉業。而且,事實上,政府的控煙措施推展得並不急進,也不存在用力過猛的問題,而是已經用了一段很長的時期,逐步推進,相關業界有足夠的時間轉型調整。

控煙是社會主流意見認同的方向,也是世界總的趨勢,作為議員,理應站在香港社會整體利益之上,站在大多數市民健康的一方,理性看待控煙政策,而非以扭曲事實的言語,混淆視聽,阻礙控煙。

文:文 武

資深傳媒人,曾任企業傳訊高層及在多間報館擔任要職。

*作者文章觀點,不代表堅料網立場

最新文章